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材料分析题的材料来源。经过对2015年至2017年近三年的小学科目二的真题材料进行分析发现,关于材料出题的角度主要有四个来源:家校沟通、教学过程、社会现象中的德育、课堂突发情境等;然后给呈现一到两个问题,让大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。
例如:试评析某位老师的做法;试评析某位教师的教学导入环节;如何看待“好好学习,考上大学”成为绝大多数学生理想的现象;评析某位老师对“漫画事件”的处理;评析某位老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。
一、材料来源和内容 1.材料分析题的材料一般都是围绕着教学实践(课堂师生互动、教学过程等)有没有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/学生主体地位/启发式教学/新的教学理论,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评价理念?答题角度:(1)新课改中的教师观/学生观/评价观(素质教育理念);(2)涉及到教师具体行为时,应考虑教学规律、教学原则、教学方法;(3)涉及问题学生(或者是平时所说的优等生,但难免会犯小错误),应考虑德育规律、德育原则、以及德育方法;(4)涉及课堂突发状况,应考虑课堂突发状况的处理原则和处理方法。(一)社会现象类 当材料中出现 社会上流行的教育观点、对教育的看法、以及校园中的教育现象时,问:(1)你对这个现象怎么看?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/现象?
(2)由此拓展的其他问题,例如提策略等。解析:(1)对某一现象/观点怎么看待?好,好在哪儿;不好,不好在哪儿,有什么影响,进而提策略。(2)从三个角度回答现象类题目:是什么,为什么,怎么办。(二)突发情境类 当材料中出现以下两种情形时:(1)师生之间有矛盾,学生对老师搞恶作剧,学生不接纳老师;师生之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→师生之间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(2)学生直接指出老师的错误→从老师自身准备不足,学生有个性、不迷信,有积极的思考→我们要自我反思,积极地进行教育资源的转化
对于策略型题目:设身处地 解题步骤:(1)说观点:赞同与否 (2)原因 (3)提建议:设身处地,分条作答。(三)教育教学类 材料中一般呈现出教学案例,一般运用教学规律、原则及方法,或德育规律、原则及方法来论述教师的教学行为。答题思路:理论+材料。(四)教学过程类 材料中一般呈现出教学案例,运用教学过程环节中的某一知识点对案例进行解读,例如2016年上对课堂导入的解读。1.关于课堂导入的评价:(1)形式:有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有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;(2)内容:是否与本课内容有关,能够解决什么问题。2.关于课堂提问的评价:提问的问题有没有针对性、启发性、逻辑性,有没有关注到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;提问也有可能是学生对于老师的反馈。
教师资格知识点之材料分析题解析
西宁继续教育相关信息
2022-01-21
2021-04-13
2021-04-09
2021-04-08
2021-03-30
2021-03-30
2020-05-08
2020-05-06
2020-05-06
2020-05-06